河北质量文化网-河北省质量文化协会 今天是:

  首页 >> 征文

第十二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石家庄赛区)优秀作品:老将新生
文章来源:河北质量文化网-河北省质量文化协会 | 发表时间:2024/9/9 | 点击率:

——一座特高压变电站的重新出发

 

我是一座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因为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地区,大伙儿都叫我保定站。我可是国家特高压骨干网架的一员老将了,作为河北南网第一座特高压变电站,我肩负着西电东送和向京津冀负荷中心供电的重任,同时我也是目前世界上已投运设备中技术水平最高、电压等级最高的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变电站之一。2016年投运至今,我已经安全运行将近3000天了。

坐拥这些资历,我觉得我可以安然养老了,让他们“年轻站”卷去吧。可我身边的小伙伴好像并不这么想。他们是国网河北超高压公司的运维值班人员,一年365天他们不分昼夜、节假无休地守护着我,是我最亲密的好战友。他们常说,我是国家能源输送通道的重要节点,每年有400亿千瓦时电量通过我传送到千家万户,必须想尽办法、不遗余力保障我的安全。

保障安全我同意,可他们却不断学习探索着各种新技术、新手段、新模式,试图把我从头到脚武装起来,还要搞什么“空天地”数智化立体巡检,这不是彻底把我的生活改变了吗?不行,我不同意!

但,万事也不是绝对的。

1725864701264.jpg 

比如,近年来无人机发展十分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手中有了这个“大玩具”。如果这些无人机不小心闯入了我的设备区,那可是会带来很严重的影响的。最开始,为了预防这些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的“刺客”,值班员们整日在户外巡视,瞪大眼睛、竖起耳朵,设备区和变电站周围都在他们的严密关注下,有时手机的震动声都被幻听成了无人机的飞行声。值班员们说,总这样担惊受怕不行,时间长了肯定会影响正常的运维工作,必须化被动为主动!于是他们成立了专项技术攻关团队,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为我研究出了一套“低空区域在线防御系统”。

听名字好像很厉害。一试才知道,这个系统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精准防护,一旦有外界无人机进入我的半径两公里范围内,防御系统就会立即启用频谱特征分析操控这架无人机,并持续跟踪探测和干扰,迫使未经允许的‘黑飞’无人机立刻返航。整个拦截过程仅需30秒,可以说给我套上了一层无形的“金钟罩”。

确实有点东西啊。况且对我而言也没什么影响,不算大改变,随他吧。

1725864718347.jpg 

除了无人机,周围农田的塑料大棚覆膜,还有小朋友最喜欢的风筝等等异物时不时也会光顾我家。真不是我不好客,而是这些异物如果搭挂在设备区很容易引起放电,会对电网安全造成威胁。我的值班员小伙伴们很是勤快,他们上午巡视,下午巡视,平均一天两万步起,边边角角都被他们照顾到。可即使这样,还是会有死角盲区,比如主变或高抗这些高大设备的顶部,单靠人力是很难巡视到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在我最高的架构处安装了一只“大眼睛”,官方名称叫360全景视频安全管控系统。这家伙整天忽闪着眼就会卖萌,傻里傻气的,我可不欢迎。

后来,我发现它还真有用。这个系统通过360度全景摄像头和AI分析模块,可以俯瞰全站的实时图像,清晰度可以达到1600万像素,没有一片悬浮物可以逃过它的搜查,上个月大风将一片塑料布刮到了1号主变顶部,就是它发现的。它不仅解决了人工巡视的死角盲区,还很智能,可以自动分类统计现场人员数量、自动识别作业人员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帽、跨越围栏等等。

“预警,施工人员超出限定区域。”这不,最近我这里正在进行1000千伏3号、4号主变的扩建工程,这可是今年国网公司的重点工程,每天现场作业人员达到150人次、大型机械10辆之多。这样复杂的大型现场,它每天尽职尽责的监督管控,时不时发出提示预警,安全系数确实提高了不少。

看来多个伴,也不是什么坏事,只要他安分守己,就留下吧。

1725864731740.jpg 

我的生活并不总是风平浪静,也会有电闪雷鸣、疾风骤雨。2023年,台风杜苏芮强势登陆,河北南部地区出现了大范围强降雨天气。为了全力保障群众用电安全可靠,值班员们迅速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对我展开重点监护和特殊巡视。

8月1日那天晚上9点多,眼看风雨越来越凶猛,需要立即到现场复核各个箱体的密封情况和温湿度,值班长林泽江和值班员崔宝婕二话不说冒着大雨就冲进了设备区。雨水劈头盖脸浇得人睁不开眼。为了拍照记录,林泽江的手机一不小心掉到水里摔坏了,他干脆把雨衣脱下来遮挡着宝婕的手机跟主控室人员连夜核对信号。

我当时真着急啊,真希望他们赶快回去躲躲。但我更迫切希望能够有一种新的技术,把我浑身上下的各种设备状态直接传送到主控室,让值班员在监盘的同时就能掌握所有信息。

1725864747309.jpg 

要知道,我的占地面积达到200亩,温湿度计、油位计、SF6压力表等等一共有1000多块表计,宝婕他们每周用纸笔抄录一次,3个小时都不够用,回去还要用两三天的时间人工录入后台形成报告,效率确实太低了。

其实这个问题早就被值班员们注意到了,而且列入了他们的技术攻关清单。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向来是他们的强项。2023年底,他们开始给我搭建“数字特高压平台”,这是一个数智化的高科技手段,通过给我周身部署上千个在线监测“听诊器”,再利用数字传感技术,就能顺利采集分析油色谱、温湿度、SF6气体压力等多个关键数据,并自动生成健康诊断报告,还能对变化异常的数据提出告警。

这样一来就大大提高了设备缺陷的发现效率,甚至还能挖出隐藏较深的安全隐患。随时体检、防患未然,我才能为高温高负荷期间社会安全用电做好准备。

有了这些科技加持,我又出名了,周边狼牙山红军小学的师生还定期到我这里参观学习呢。值班员就地取材给孩子们讲无人机技术、人工智能等科普课程,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看着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我觉得自己好像又年轻了,浑身充满了活力。

身为大国重器,我关系着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只有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才能让电网更加坚强智能,才能让老百姓用电更加安全可靠。作为老将,咱必须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现在的我与张北柔直绿电牵手,为雄安未来之城供电,以数智化坚强电网作盾,赴一场转型突破新生!我将和我的电网朋友们一起,继续坚守岗位、向“新”而行,为远方的温暖灯光源源不断地输送能量。


国网河北超高压公司

李宁远


上一篇  没有了!

网站搜索


快捷链接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