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
——红果种出致富新路
戈伟 程栋 徐娟 蔡京伦 王建楠
十月的苹果园里,空气中弥漫着果香,红红的苹果藏匿在碧绿的树叶间,令人垂涎欲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游玩。广袤的苹果园里、整齐排列的蔬菜大棚里,身着红马甲的供电员工,穿梭其中,千方百计助农忙、保丰产,演绎了一段乡村图景里流动的电力光影……
梅庄村位于河北省隆尧县东部,苹果种植面积超4000亩,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国红苹果生产基地。近年来,该村在苹果种植的基础上,发展多种产业,致富路越走越宽广,先后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河北省绿色村庄”“河北省优秀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在梅庄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国网隆尧县供电公司始终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对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保障梅庄村果农用电可靠,近年来,隆尧供电坚持“苹果树种到哪里,供电线路铺到哪里”,电力先行,为产业发展打头阵;主动服务,制订“一户一策”供电服务方案,拓宽产业类型,促进电气化转型,电力赋能,为产业兴旺护好航;发挥行业优势,探索发展农村新质生产力,聚焦释放品牌新势能,电力助农,为产业转型升级添动力,从而实现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
盐碱地种出“致富果”
仲春时节,梅庄村苹果园染上一抹绿色。种植户正在加紧灌溉,为果树喂饱“返青水”。
“现在浇地很方便,‘嘀’一声就出水。果树栽到哪儿,电线就能架到哪儿。”3月22日,梅庄村村民四彦岭说。
四彦岭是梅庄村首批苹果种植户之一,有近40年苹果种植经验。他说,梅庄村地下水脉浅、土壤盐碱度高,20世纪80年代,村民不掌握改良土壤的技术,种植传统农作物收成很低,小麦平均亩产仅有500斤。为增加收入,村民在村党支书带领下,开始探索高收益的农业新品种植,经过几轮失败后,他们种成了红富士苹果,收益大大高于传统粮食作物。
果树栽下后,他们才发现,农田原有的机井浇灌布局不适合果园使用,灌溉关键期,电不够用。四彦岭找到当时的乡镇电管站寻求帮助,为梅庄村果园新架设了3.7千米低压线路,新增了一台50千伏安的变压器,满足了果树灌溉的用电需求。20世纪90年代,尝到增收甜头的果农,又引进了更适合平原地区种植的新品种国红苹果,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服务苹果产业,当时的隆尧县供电局了解果园用电情况,量身制定供电服务方案,为新果园规划了电力线路,并组建了梅庄果园护电小组,为苹果种植户提供专项服务。
“一晃都40多个年头了,换了几个电工啦,还是一个电话马上就到,服务更是没得挑。”魏广修说。
如今,梅庄村国红苹果种植面积达到4000余亩,亩产达到2500千克,每亩地收益近万元,注册的商标“隆红蜜”成功在市场上打响。四彦岭说:“现在果园的电线都入地了,我们浇灌时在井台电表上一刷电卡,水就来了。有护电小组‘护航’,我们很放心。”
新思维开拓致富新路子
电力服务不仅助力苹果种植产业富了梅庄人的口袋,还促进着其他产业在梅庄村“落地生根”。
4月15日,在梅庄村村民四建华的果蔬大棚内,茂盛的羊角蜜甜瓜藤蔓爬到了藤架顶层,种植户正在采摘、打包第一批成熟的甜瓜。2022年,四建华第一年种植甜瓜,如今,丰收季到来,甜瓜亩产达到5000斤左右。错季上市时,每斤5元的批发价让四建华赚得盆满钵满。他说:“这得感谢咱们村第一书记。”
2021年7月1日,国网隆尧县供电公司员工张立新被选派到梅庄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到任伊始,他针对梅庄村产业单一的实际情况,通过供电所党支部与村党支部联建、划分共产党员责任区等方式,与村干部一起开拓新思维、寻找致富新路子。
2022年,在张立新的鼓励下,四建华试着种植了羊角蜜甜瓜。2023年,甜瓜结果,收益比种蔬菜多出一倍。除了羊角蜜甜瓜,张立新经过与村民共同调研,广泛引进克瑞森、蓝宝石、阳光玫瑰等品种的葡萄进行种植,都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看到了收益,张立新又积极沟通协调引进电气化设备,将种植大棚进行智能化改造,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
“多数水果喜水怕涝,必须要定点定量进行浇灌。以往采用人工灌溉方式,种植成本高,规模上不去。现在都是使用水肥一体设备,推上开关就能浇水。”四建华介绍说,当天上午,他用水肥一体设备完成了3个温控大棚的滴灌作业,每个大棚仅用了40分钟,相较以往节省了一半以上的时间。
农业电气化发展,给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新路径,和传统大棚不同之处,新建的温控大棚采用全自动化设备,安装温控、遮阳、滴灌等电气化装置,大幅节省了人力成本。2023年3月,张立新协调当地供电所人员,经过现场勘查,制订了详细的供电方案,安排供电员工逐个走访梅庄村大棚,为每个大棚建立了用电档案和保供方案,并及时改造电力线路17千米,增容变压器200千伏安,护航果蔬大棚用电。
“现在使用电气化种植技术,大棚内浇水、施肥、控温、遮阳等都能自动控制,果树不仅长势好,果实产量和品质也比人工种植方式高。”四建华说。
产业转型升级添动力
“国红苹果通体全红、口感爽脆,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还非常耐储存。”10月25日,梅庄村村民陈柏芝正在直播带货,不一会儿,网友就订走了大量苹果。
陈柏芝介绍:“以前我们把苹果都卖给了山东、湖南等地的收购商,现在有了电商服务站,我们种的苹果卖到了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地区。”
近年来,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电商迅速崛起,国网隆尧县供电公司了解到网络带来的商机,积极促成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落地,2021年,在梅庄村建成了“梅庄电商服务站”,先后培训电商销售人员200余人次,带动村民开设网店50余家,把梅庄村的农产品推向了更大的市场。
有了更大的销售市场,苹果储存成为急须解决的问题,在国网隆尧县供电公司协助下,梅庄村建成了现代化冷链物流系统,需要确保运行24小时不间断供电,辖区供电所针对当下需求,迅速派员工进行实地勘察,制订改造方案,开辟“绿色通道”,为梅庄村改造电力线路10.14千米,安装20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1台,并提供双套供电方式,保障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确保冷链设备的正常运行,以保证在储藏过程中的低温条件,“锁”住了苹果的新鲜质感 。
“用上电、用好电、不停电是我们的本分,让身边的乡村振兴美丽是我们的职责,我们必须想在前、走在前、干在前,不让乡亲们为电操心。”负责梅庄村供电服务的国网隆尧县供电公司牛家桥供电所所长冯科群说道。
从种植苹果的“先行人”,到大棚种植的“赋能者”,再到直播电商的“好助手”,电力服务与梅庄村一直并肩前行、共同发展。不仅为果农生活、生产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还着力发展农村新质生产力,围绕“一村一品”,打造电力服务品牌,释放品牌新势能,让互联网、数字化技术和智能设备等新兴技术逐渐在乡村兴起,带动当地经济的转型升级,为农民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机会,实现农业生产的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持续增强农村经济的竞争力,让品牌效应成为百姓致富的指引,成为高产增收的保障,成为百姓挂满喜悦的丰收笑容。